首页 > 合作案例

青少年北极科考队深入极地,揭开北极32°的真相!

青少年北极科考队深入极地,揭开北极32°的真相!(图1)


“北极圈出现32度高温”“人类将失去北极” “北极熊正在消失”的舆论风暴一轮接一轮,而正在此时,一支中国高中生北极科考队——知世青少年北极科考队正沿着挪威一路深入北极。

真正经历了北极“发烧”的队员们表示:是时候还北极高温一个真相了!


北极已经热到要让北极熊灭绝了?

话说这两天,一场热浪席卷全球,欧洲,美国,日本,中东,纷纷创下夏季高温的历史纪录。 


青少年北极科考队深入极地,揭开北极32°的真相!(图2)


正在我们密切关注欧美社交媒体上对此的讨论时,微信朋友圈上,突然有一篇叫 “北极圈罕见32摄氏度高温,我们有生之年,或许再也看不到北极熊了” 的文章刷屏了……


青少年北极科考队深入极地,揭开北极32°的真相!(图3)


的确,气候变暖,北极圈冰雪消融,北极熊生存的冰面不就少了吗?那北极熊不就要灭绝了?

为了让文章更有渲染力,还要再配几张催人泪下的图片。


青少年北极科考队深入极地,揭开北极32°的真相!(图4)


可蹊跷的是,翻遍 CNN、BBC和欧美所有主流媒体,自媒体, Reddit 和 Quora,竟然没在热烈讨论32度高温导致北极熊灭绝的问题。

难道只有中国的自媒体们关心北极熊的命运?

这个问题引起了小编和正在北极圈内进行考察活动的青少年北极考察队的好奇。我们决定来一场“里应外合”,用实地采集的数据和分析结果,探寻高温“真相”背后的真相。


今年夏天北极温度真的爆表?

刷屏的自媒体文章,引用了欧美报纸的报道,说 “北极圈” 录得了32摄氏度的高温。

值得注意的是“北极圈”这个概念,它远比比“北极”,或者“北冰洋”要大得多。

按照地理学定义,北纬66度以北,全都在 “北极圈”内。包括了阿拉斯加的北部,加拿大北部,俄罗斯,芬兰,瑞典和挪威的北部领土等。圈内面积 2000万平方公里,居住着 400万人口。

青少年北极科考队深入极地,揭开北极32°的真相!(图5)



当我们细研究新闻源,会发现32摄氏度的北极圈高温,来自于挪威北部,一个在北极圈内的叫Banak的气象站。

但这个气象站只位于北极圈的一个边缘地区。当我们登录 Banak 气象站的官网后 https://www.wunderground.com/weather/no/banak?cm_ven=localwx_today,在历史监测信息里找到一些有趣的东西。


重点1:91华氏度(32摄氏度)的气温峰值出现在8月1日当地时间下午16时左右。


青少年北极科考队深入极地,揭开北极32°的真相!(图6)


重点2:8月1日之后,该地区温度开始陡然下滑,8月2日的时候该地区最高温度已经下降到67华氏度(19摄氏度)


青少年北极科考队深入极地,揭开北极32°的真相!(图7)


整个北极的温度到底高不高呢?

来自于丹麦国家气象研究院 http://ocean.dmi.dk/arctic/meant80n.uk.php 对北纬80度以上区域的多采样点监测。这组数据使用一个多位置采温的平均计算模型,来得到一个代表北极地区(arctic are) 的平均值。

数据更新到发生32度高温以后的8月4日。

下图中,红线是2018年(北冰洋多个海水观测点的每天水温综合计算后的分析平均值ECMWF operational Model)。绿线代表 1958 到 2002 的历史值。蓝线代表摄氏零度。

青少年北极科考队深入极地,揭开北极32°的真相!(图8)


除了今年的第一季度,从4月份以来,红线和绿线基本重合。

根据北极科考队员们在北极圈内7个登录点5天采集的气温数据显示,科考队登录地区平均温度为12.16摄氏度,最高温度为奥斯陆地区7月29日下午16:07分的一个测量数据,28.5摄氏度。


队员们同时为我们提供了在巴伦支堡和朗伊尔城的监测数据:


巴伦支堡Barentsburg

78°4′0″N, 14°13′0″E

监测天数:3天

数据样本:65

平均气温:10.41摄氏度

最高温度:14摄氏度


朗伊尔城Longyearben

78°13′N  15°33′E

监测天数:3天

数据样本:54

平均气温:9.20摄氏度

最高温度:14摄氏度


所以从数据和表格看来,北欧7月的这次高温,似乎并没有真的影响到北极地区的夏天。

当然,我们说的仅仅是北极的夏天。

当我们查看1958年到2018年的北极圈冬季气温数据时会发现,北极圈正在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暖冬,相比夏季突发升温,暖冬也许才是北极真正面临的威胁。


青少年北极科考队深入极地,揭开北极32°的真相!(图9)



为什么北极突然升温?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件事:北极肯定比南极“热”

因为南极冰盖下是陆地,而北极其实是一片海,海陆比热容不一样。

而且南极地常年被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这两股寒流包围,但挪威地区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加上北极周边有各路发达国家“居民区”,较活跃的人类活动导致海水更加“热”!


青少年北极科考队深入极地,揭开北极32°的真相!(图10)


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夏天副热带高压带与往年相比都更靠北。这种情况引发了一系列的气候异常:比如江淮地区的小伙伴会发现今年梅雨时间比以往短。

而北半球高温以及北极“融化”也与这次气压异常有密切关系。


青少年北极科考队深入极地,揭开北极32°的真相!(图11)


副热带高压带带来的干旱和高温导致北极圈地区一路森林大火,而监测到32度高温的气象站,也正在山火高温的影响范围内。


青少年北极科考队深入极地,揭开北极32°的真相!(图12)



北极熊是不是快灭绝了?

如果北极全年平均温度不断上升,面对冰面减少和食物匮乏,未来北极熊的消失是毋庸置疑的。

从上世纪末以来,北极熊就被人们认为是“濒危物种”。

不过近十年来,得益于不断地减少狩猎、对北极冰架的多国联合保护和日益完善的科学研究,野外北极熊的数量在慢慢恢复增长中。

从2013到2014年开始,在美国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等地,北极熊已经不再被列为 “濒危物种” (No Longer Endangered 不再濒危)。 


青少年北极科考队深入极地,揭开北极32°的真相!(图13)


美国联邦渔业和野生动物保护机构FSA对北极熊的保护等级,也从以前的“濒危物种” Endangered,降级到了 “受威胁的物种” Threatened。

下图是8月5日的截图,FSA认为北极熊的受保护程度,还不如美洲豹Panther。后者才是濒危动物。


青少年北极科考队深入极地,揭开北极32°的真相!(图14)


https://ecos.fws.gov/ecp0/profile/speciesProfile;jsessionid=76A82DECD931F011081BB36A1D661A7F?spcode=A0IJ


青少年北极科考队深入极地,揭开北极32°的真相!(图15)


https://ecos.fws.gov/ecp0/profile/speciesProfile?sId=5719



2018北极熊数量下降还是上升?


2018年5月底,英国镜报发表文章称,在北极熊最大的自然生存栖息地之一,加拿大的拉布拉多:

“到处都是北极熊....

减少猎杀海豹救了北极熊?”


青少年北极科考队深入极地,揭开北极32°的真相!(图16)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8/may/24/canada-polar-bears-labrador-rigolet-seal-hunt


我们截取两段分享一下

There are more than 2,500 polar bears in the vast coastal area that includes Labrador and northern Quebec, according to Environment Canada – far more than was expected earlier in the millennium – and further signs the bears continue to rebound despite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根据加拿大环保部的数据,在拉不拉多和魁北克省北部这片宽广的海岸区域里,有超过 2,500 只北极熊-这远远超过本世纪初人们的预期,也进一步表明,虽然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北极熊的数量持续反弹


“This abundance of polar bears is not something my father’s generation grew up with. It’s only since the mid-80s there’s been the boom. Now there’s polar bears everywhere.”

“我父亲那一代人还没见过北极熊这么丰富。80年代以后,数量才开始增长。现在到处可以见到北极熊了” - 当地的一位野生动物保育员说到。


也许这涉嫌“以偏概全”,所以让我们看看全北极的北极熊 “熊口” 统计。

北极熊研究和保护领域最权威的加拿大气候变迁和环境保护机构,发表了2018年北极熊数量和趋势预测地图:


青少年北极科考队深入极地,揭开北极32°的真相!(图17)


图表注释:

-19个色块是19个北极熊栖息地(Natural Habitat)

-每个色块有个紫色圆圈,圆圈大小,表示此处北极熊的多少

-绿色和深绿色表示熊口增加。黄色表示下跌。两种蓝色表示稳定或者可能稳定。褐色表示缺乏长期跟踪数据


总体来说,19个栖息地,2个上涨,3个下跌,3个稳定,11个研究不够充分(主要在北极点和俄罗斯境内)。

我们同时注意到,下跌的种群都比较小,增长的则几乎是最大的种群。

我们可以再拿WWF2017年的统计数据作为参考:


青少年北极科考队深入极地,揭开北极32°的真相!(图18)


所以科学家的结论是,总体来说,北极熊的“熊口”在2018年展望为“稳定到上涨”。

最后,我们可以注意下挪威的位置——在主要栖息地之外。

也就是说,在北极圈内被测量到 32.4度高温的地方,基本不是北极熊主要栖息地。

2018年的夏天,对北极熊来说,还算一个正常的夏天


北极熊不需要保护了吗?

恰恰相反,北极熊非常需要保护。

除了努力减缓气候变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北极地区环境,更重要的工作,其实是防止偷猎。

在20世纪60-70年代,北极熊总群数量曾经大量减少,但原因除了气候变暖,更主要的是人类的商业化捕杀 "Commercial Harvest"。


青少年北极科考队深入极地,揭开北极32°的真相!(图19)


自从14世纪开始,北极熊的皮就被认为是珍贵的贸易物资。从俄罗斯到北美,人们因此对北极熊大开杀戒。

进入20世纪,诸多先进的装备被投入到北极熊狩猎中。人们用飞机和雪橇赶熊,然后用大口径步枪,高强度捕兽夹等,集中猎杀。

1968年,北极熊总数量不足2万头的时候,有统计的猎杀却达到了一年 1250 头,无统计的偷猎则不计其数。

再强壮的物种,都经不起人类的大规模猎杀。

一直杀到大概 2000 年左右,科学家发现,北极熊已经很难在俄罗斯和北美大陆看到了。

这,才是北极熊离灭绝最近的时刻。

21世纪开始,北极圈各国开始统一立法,减少北极熊的商业捕杀。

同时,加拿大等国家,进一步限制了对北极熊的主要食物,海豹的猎杀。

北极熊种群这才开始缓慢的反弹。一直延续至今。 


青少年北极科考队深入极地,揭开北极32°的真相!(图20)


虽然北极极端高温和北极熊生存状态存在夸大报道,但全球气候变暖和物种受到威胁确是不争的事实,拯救我们的环境迫在眉睫!

引用一段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先生在《面对面》节目中的一段采访对话:

“这不是人类拯救地球的问题,是人类拯救自己的问题。地球用不着人类来拯救,地球温度比现在高几十度的时候有的是、二氧化碳含量浓度比现在高10倍的时候有的是,地球都是这么过来的,毁灭的只有物种,只有人类自己。”

当然除了关注、同情、感动,我们还需要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理性的头脑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也是知世青少年北极科考队员们共同的态度。


青少年北极科考队深入极地,揭开北极32°的真相!(图21)


Be compassionate. But also be informed.  

富有同理心,又心如明镜


蔚晟咨询(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1 粤ICP备20053480号